HOTLINE
0898-08980898发布时间:2024-10-17 21:43:02 点击量:679
——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野外调查纪实中国绿色时报4月7日报道(记者张杨)1387只。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10月,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队7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历时3年,对四川境内3万平方公里大熊猫栖息地以及潜在栖息地展开地毯式搜索,四川省野生成年大熊猫的数量最终锁定在这个数字。作为大熊猫模式标本产地、现代大熊猫核心分布区,四川始终以数量、栖息地、科研等方面的绝对优势领跑全球大熊猫保护事业。
2011年10月31日,背负着全球关注的目光,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第四次大熊猫调查,首批100多名调查队员踏上了惊心动魄的寻宝之路。首站荥经找屎队捷报频传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多样,相对高差超过7000米,大熊猫分布区域大多山高坡陡、人迹罕至,加之野生大熊猫十分机警,要为大熊猫查户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从各高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从事野保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中挑选了100多名队员组成四川省大熊猫调查队,进行系统培训,然后将他们分配到各地,对当地自然保护区抽调的人员进行培训,组成调查队开展工作。
四川省林业厅野保站副站长、调查队副队长古晓东告诉《中国绿色时报》记者。11月的雅安市荥经县,蒙蒙雨雾笼罩着连绵群山,三五成群的调查队员穿行在密林深处,确认着每一条调查样线,搜寻大熊猫痕迹。11月4日,在龙苍沟泡草湾海拔2200米竹林深处,队员林红强发现竹子上有大熊猫咬过的痕迹,顺着竹丛往里走,发现了好几坨大熊猫粪便。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捡起3坨带回了营地。
四调采用的调查方法,在延续三调时期咬节法的基础上,新增了非损伤性DNA数量调查法。调查队的大熊猫专家冉江洪说。大熊猫吃竹子、咬竹节,消化后排出粪便,通常残留着没有消化的竹茎,这就是咬节。
通过收集大熊猫粪便中的咬节,调查队员们可以根据齿宽等特征判断大熊猫个体的细微差别。7天以内的新鲜粪便最外层沾有肠道脱落细胞,可以提取DNA进行分析,每一组DNA分子探针,就是一只大熊猫的身份证,可以分辨大熊猫的雌雄,判断个体间的亲缘关系,了解大熊猫种群的发展趋势,建立遗传档案。冉江洪说。
林红强带回的粪便被成功提取了DNA,第一份大熊猫户口登记在册。此后,捷报频传,随着一条条样线任务结束,很多队员都找回了新鲜粪便。我们是光荣的找屎队。
尽管野外调查工作非常艰苦,队员们却乐在其中。幸运六月终于见到大熊猫野生大熊猫嗅觉和听觉都很发达,察觉到有人会马上躲起来,能见到大熊猫实体简直就是撞了大运。
调查队队长杨旭煜说。2012年6月,幸运降临。6月15日,调查队员黎运喜在位于平武县的雪宝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一座海拔2900米的山上,发现了大熊猫新鲜粪便和取食的痕迹。
他继续追踪到海拔3100米处,突然听到了一声动物发出的警戒声,循声望去,不远处的一棵岷江冷杉树上趴着一只健壮的大熊猫。黎运喜惊喜不已,拿着相机小心翼翼地靠近,记录下珍贵的画面。据黎运喜介绍,这只大熊猫毛发干净,是一只雄性大熊猫,年龄约为5岁-6岁。
发现大熊猫的地方,有岷江冷杉等高大乔木,还长有大量缺苞箭竹,适宜大熊猫野外生存和活动。6月17日,幸运又眷顾了队员余标。
上午10点,余标和向导走到海拔约2900米的雪宝顶自然保护区土城片区,发现一只大熊猫安静地趴在一株樱桃树上。余标举起手机拍下一张照片,大熊猫发现他们后,立即从大约5米高的树上跳下来跑进了竹林。这只大熊猫约有40公斤-45公斤,整个过程只有短短的一两分钟,不好判断其性别和年龄,但能看出体格强健。
它从几米高的树上跳下来,身体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余标说。
同样幸运的还有调查队员杨文刚。6月20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西河中沟进行调查的杨文刚,在海拔2730米的针阔混交林中发现了大熊猫。当时正在下雨,估计大熊猫是爬到树上躲雨。
它就稳稳地坐在浓荫下的树桠上,神态很悠闲,皮毛很干净,看起来像是刚刚成年的健壮大熊猫。杨文刚轻手轻脚走到树下,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下了珍贵的一刻。杨旭煜告诉记者,3年野外调查,所有队员看见熊猫实体的次数大约10次左右。
卧龙、西岭敢死队的传奇经历大熊猫调查分布地区海拔动辄3000米以上,多数地方是无人区,根本无路可走。没有一颗勇敢的心,这活根本没法干。所以我们调查队不仅仅是找屎队,更是敢死队。
古晓东说,除了每年一二月大雪封山和七八月雨季到来,调查队员们都会在崇山峻岭间跋涉,日行20公里,是常有的事。2012年7月,调查队挺进汶川卧龙。卧龙的地形是出了名的险要,特别是在512地震之后,山形变更,山路难寻。尽管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样线的困难度还是远远超出调查队的预料。
接连下了9天雨,那几天汶川到处都是泥石流。泥石流把我们搭的3个棚子都埋了,真的是捡回来的命。
预计最多9天,结果走了15天,锅碗瓢盆全被泥石流埋了,到后来真的是走得弹尽粮绝。回忆起这段调查经历,队员们一个个表情凝重起来。7月15日,张亮、张开强、陈应康带领3组30个人从卧龙镇向银厂沟进发。一路暴雨、泥石流不断,山体垮塌变形,队员们用钢绳攀爬过悬崖,搭桥过河,在磅礴的雨中与泥石流比速度。
7天之后,3个组才分别进入样线展开调查。没有了锅碗瓢盆,就和着雨水啃干粮;没有了帐篷,就用雨布撑起一个简易篷子,队员们硬是在完成样线踏查后才返回营地。
2013年4月20日,芦山发生7级地震。当时,调查队13个组的45名调查队员以及90多名民工,正在与震中毗邻的大邑县山野寻觅大熊猫的踪迹。震后72小时,张剑一组才与杨旭煜取得了联络。我们当初对成都周边山区的调查难度估计不足。
张剑说。成都西边的西岭雪山是强烈切割的高山深谷,非常险峻难行。
张剑一组12人于4月17日出发,经过3天的跋涉才到达指定位置。4月20日早上8时02分,大地开始晃动,四周的山开始崩坍。地震平息后,调查队决定留下一名队员寻找讯号点向总队报平安,其余队员按照既定样线完成调查。
进入西岭雪山,要跨过一道3800米的雪门坎,陡峭山坡如壁而立,终年积雪盈尺。我们为了躲地震,还得再翻一次雪门坎,往返至少要6天。张剑说。全组上下一条心,冒着余震的危险跑完了9条样线。
2013年10月24日,在全球第一张大熊猫模式标本发现地宝兴,四川省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外业工作画上圆满句号。调查区域330.6万公顷,完成样线16000条,总行程超过30万公里,大熊猫调查队队员总数700多人,全面查清了全省野生和圈养大熊猫种群、大熊猫栖息地、大熊猫可食竹以及大熊猫分布区社会经济和大熊猫保护管理现状。2015年3月25日,四川省林业厅公布四调结果:四川有野生大熊猫1387只,占全国总数的74%;大熊猫栖息地202.7万公顷,占全国总面积的78.79%;圈养大熊猫314只,占全国总数的85.3%,无论是种群数量还是种群密度都处于全国最高水平。
四调结束后,四川开始着手建立完善大熊猫种群数据库和大熊猫遗传学档案,全省野生大熊猫保护开始进入个体精细化管理阶段。
本文来源:华体汇·体育-www.gatewayoem.com